辦學理念:
自竹北社區大學2006年成立以來,除了積極實踐社區大學共同宗旨「實踐知識解放,催生公民社會」,我們希望帶領師生共同努力追求「提倡終身學習、開展地方文化、守護生態環境」等理念。
2014年,竹北社區大學為實踐保存地方文化理念,將行政辦公室搬至竹北六家民俗公園內的縣定古蹟問禮堂,以古蹟作為發展據點,將六家民俗公園與六家水圳帶到民眾生活中。2016年由於新竹縣政府文化局亦在發展該地區文化學習,包括成立六家水圳見學園區,故竹北社大行政辦公室再搬遷至竹北國中,並同步設置新竹縣終身學習中心,積極提倡終身學習。
循著竹北社大成立本源,配合2018年社區大學發展條例的立法,定義社區大學是提升人民現代公民素養及公共事務參與能力、協助推動地方公共事務、強化在地認同及地方創生、培育地方人才、發展地方文化、地方知識學及促進社區永續發展之終身學習機構。因此,辦學理念也隨之修正,成立之初的社大宗旨已因政府廣設大學使得知識解放的方式與當初不同,加以知識解放已經未在發展條例中出現,但知識解放仍是社區大學發展條例中各項發展的重要核心,故在知識解放的理念部分修正為「提倡知識解放」,將專業知識轉譯成公民能學習的知識,進而提升公民素養與公共事務參與能力。而在「催生公民社會」中協助推動地方公共事務;透過「開展地方文化」強化在地認同與地方創生,培育地方人才與發展地方文化,並將地方知識學具現化;在「守護生態環境」方面,因應竹北愈來愈趨向都市化,故修正為「永續生活環境」,強調永續發展地方與社區,優化生活環境。形成以上四大理念;在實踐上,透過提高民眾公民素養,提升民眾公民核心能力包括「倫理素養」、「民主素養」、「科學素養」、「媒體素養」、「美學素養」等。以此提高民眾「學習力」,而後透過學習而能夠擴展關懷、參與公共事務議題,進而發展地方文化,促進社區永續發展,在環境保護上,依據地球憲章第一個原則「尊重生命,看顧大地」,2018年起也開始推動水資源教育與生態調查課程與活動、動物保護系列活動,以促進都市民眾對於保護環境的重視;面對現代的社會變遷,透過生命教育、環境教育、健康促進、心靈成長等等課程,提升公民適應能力。希望能夠打造「培養富含地方意識、環境保護意識的現代化公民的社區大學」的願景。
辦學目標:
基於辦學的四大理念,「開展地方文化」設立地方文化人才培養目標;「永續生活環境」以動物保護與環境守護為目標;「提倡知識解放」透過建構終身學習環境為目標,提升一般人的知識能力,促進與提倡知識的解放;「催生公民社會」則以培育公民核心能力與豐富個人現代知識為目標,提升現代公民參與與適應社會的能力,以下四個辦學目標分述如下:
- 地方文化人才培養:發掘與建立在地文化,打造與紀錄新竹地方學,透過地方創生扶植地方產業與弱勢。
- 動物保護與環境守護:做為生命教育的重要據點,發展動物保護與飼主教育,營造生活環境的綠美化,及對水質、空氣品質等生活品質的追求。
- 培育公民核心能力與豐富個人現代知識:培養個人公民素養與面對社會變遷的知識,培育健全公民的社會參與。
- 建構終身學習環境:透過知識解放將套裝知識解構,讓一般人也能學習,並打造地方終身學習的氛圍及便利友善的學習環境。

|